上海在线   
当前位置:上海在线上海新闻地方新闻
日期:2023-06-07 03:47:28  来源:网络

让“洱海经验”走得更远 生态纪实文学作品《海菜花开——洱海边的重托与守望》在沪首发

  中新网上海6月5日电 (记者 许婧)6月5日世界环境日当天,生态纪实文学作品《海菜花开——洱海边的重托与守望》新书发布暨出版座谈会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。

  该书讲述了水生态环境学者孔海南奔赴洱海湖畔,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带领团队坚守一线十几载,与当地各族人民密切配合,让曾经不堪重负的洱海逐渐恢复清澈的故事。

  湖泊富营养化是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难题之一,以孔海南教授为代表的一批学者从20世纪90年代就投身湖泊治理,见证了我国在湖泊治理上理念与政策的变迁和发展。

  海菜花被誉为“环境监测员”,对生长环境的水质要求极高。20多年前,洱海的污染差点让海菜花湮灭在湖面之下。近年来,随着洱海生态保护力度加大,水质持续向好,海菜花一大片一大片盛开在洱海各个湖湾中。海菜花随之在社交网络上走红,许多游客慕名来游洱海,拍完照还要去附近的饭店点一道“水性杨花”。


孔海南为青年学子介绍“水质风向标”海菜花。 上海交大供图

  海菜花能够再次盛开,是以孔海南为代表的一代代“治水人”为中国的治水事业接续奋斗的结果。

  孔海南50岁时从日本回国,入职上海交大,为学生教授治水知识。与一般人印象中的科学家不同,孔海南并未久居研究所,而是走出学校,带着学生深入乡村一线,十几年如一日,将学术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。

  在孔海南的感召下,一批批科技工作者前赴后继,与大理当地的干部和百姓共同进退,实现“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”。团队以保护、治理洱海为主业,并在产业升级、地区发展等方面提供智力支持,帮助当地农民种植低污染高经济价值的农作物,建议当地政府发展旅游业、会展业等,当地政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,是对“两山论”的深刻实践。

  资深报告文学作家、本书作者朱大建介绍说,该书创新报告文学表达形式,一边讲述感人故事,一边根据故事发展,讲述我国生态环境治理政策与举措,用通俗的笔法讲解污染防治、生物习性等水生态环境专业问题,以“水质试金石”海菜花的消失与重现为线索,将叙事与科普相结合。同时,书中插入大量实景照片与资料图片,还通过二维码配合音视频等多媒体形式,立体化呈现守护洱海的过程。

  “孔海南自2013年心脏动过大手术之后,仍担负着项目首席科学家的重任,他的故事令我感动。在治理洱海的漫漫岁月中,孔海南扮演着‘贡献者、参与者、见证者’的角色。”朱大建说,本书主要讲述以孔海南为代表的科学家团队如何实现“科技支撑”。受限于采访素材等,有些方面无法做更多叙述,但也涉及到了。本书前三章主要描画作为“贡献者”的孔教授,后三章中,孔教授以“参与者”“见证者”的角色贯穿前后。

 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社长陈华栋说,策划出版这本书,是希望进一步传播科学环保理念,而且,将把这本书作为中国优秀生态文学作品推介给世界,让全世界看到中国环境保护的决心和能力。


孔海南与团队一起在洱海。 上海交大供图

  上海交大党委书记杨振斌为本书作序。他在序言中表示,洱海的保护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,需要多方协同配合。上海交大对口帮扶洱源县,持续帮助滇西地区产业、教育、生态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,在环境治理、污染防治等学科领域提供智力支持,帮助当地引进低污染、高产值的经济作物,指导科学培育种植海菜花,带动当地绿色产业发展。这一协同的过程也是生态发展观念逐渐靠拢、趋向和谐的过程。随着洱海治理被纳入大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产业绿色转型规划,洱海保护实现了从“一湖之治”向“全域之治”“生态之治”的转变。当绿水青山重现,金山银山也就有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条件。

  杨振斌期待通过《海菜花开——洱海边的重托与守望》这本书,能让更多人认识、关注、投身国家生态文明建设,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,让我们的天更蓝、云更白、山更绿、水更清。(完)



免责声明: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,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.如认为转载内容已侵权,请联系编辑删除.

Tags:

作者:Admin
友情连接
Copyright © 2012-2022 sh.5i5h.com 上海在线. All Rights Reserved .
邮箱:1837655332@qq.com